三八特辑·致敬巾帼 榜样同行 | 吐鲁番博物馆:新疆文博中的“她力量”

作者:
来源: 新疆女声
日期:2025-03-19

  春潮涌动千帆竞,砥砺奋进正当时。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新疆女声”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刊发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现新时代新疆各族妇女爱党爱国的崇高情怀和干事创业的巾帼担当,以巾帼榜样力量激励引领广大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聆听她们的精彩故事,感受她们的巾帼风采!

  全国巾帼文明岗图片

  获得“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的吐鲁番博物馆,有一支“新时代娘子军”。她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业精湛的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们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火种,守护好、传承好、宣传好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遗产;用心用情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岁月沉淀 公共服务见真功

  “从汉代五铢钱到唐代‘开元通宝’,从多种文字文书到伏羲女娲图……吐鲁番博物馆馆藏的20637件(套)文物古籍,他们以无声的力量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交融共生的故事,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讲解员阿依努尔・艾尼正热情地为游客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作为讲解员,我希望通过细致解说,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展现其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让游客透过文物,深切感受吐鲁番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与独特人文风情。” 阿依努尔说道。

  吐鲁番博物馆内女职工占比达64.29%,她们肩负着推动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职责,也发挥女职工委婉细致的优势,立足岗位勤练兵,微笑服务展风采。

  桃李不言蹊自远,芳菲满馆竞风流。吐鲁番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50多万人次,组织形式多样的研学游活动100多场次。无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夏季,这支“娘子军”始终坚守在博物馆的第一线,尤其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高峰期间,她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博物馆里,用耐心和细心确保接待讲解、展陈策划、科普研学等每一项工作有序进行,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与奉献。

  擦亮品牌,让博物馆“火”起来

  一进入吐鲁番博物馆,多媒体互动展示墙上集中展示的精品文物信息和文创研发活动的影像资料,便让游客们忍不住驻足浏览。游客通过搜索和点击,可查看文物的详细背景介绍,还能为喜欢的文物点赞。

  在做好日常服务接待、科普教育的基础上,吐鲁番博物馆的“娘子军”,通过举办科普讲座、临展览、开发科学教育课程,形成多类型服务、多岗位联动模式。她们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引导、培育全社会的科学兴趣与探索精神。

  从2018年3月开始,她们组织开展了“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新疆故事,讲好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使各族干部群众在看与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增进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截至目前,已有67.4万多名各族妇女儿童和家庭免费参观吐鲁番博物馆。这座火洲里的博物馆拥有了越来越高的人气和口碑,好看、好玩又好学,成为大家称赞的“三好博物馆”。

  硕果满枝,巾帼风采耀天山

  在“三学三亮三比”党建模范先锋岗创建活动中,女职工们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自治区党委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吐鲁番市委“1535”工作思路,践行“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比工作效率、比服务质量、比群众满意度,比奉献、赛工作。      

  她们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组织开展各类研学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高品质社教活动,促进文旅融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吐鲁番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命名全国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的研学活动也荣获了“全国文化遗产百强案例”和“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两项荣誉。博物馆也多次冲上“中博热搜榜”全国优秀自然博物馆榜单。

  硕果累累,不仅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们巾帼风采的赞美。

  面对荣誉,吐鲁番市文博院(博物馆)副院长(副馆长)邓永红表示:“博物馆女职工立足本职、敬业奉献,以坚韧毅力和专业素养,展现新时代文博女性新形象。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研究,深挖吐鲁番出土文物中的中华文化基因与共同体价值观,讲好吐鲁番、新疆故事,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文化润疆作出更大贡献。”

[董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