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前 言
本纲要所指儿童是指出生至未满18周岁的人口。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ず筒斡氲幕岷吞跫畲笙薅鹊芈愣姆⒄剐枰?,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发展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素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10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儿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55.50‰、65.40‰下降到2010年的26.58‰、31.9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9.30%,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61.4/10万下降到2010年的43.41/10万。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3—6岁儿童入园率从2000年的16.20%上升到2010年的59.5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14.3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43.48%上升到2010年的69.14%。贫困家庭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儿童发展及权利?;と匀幻媪僦疃辔侍庥胩粽?。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家庭儿童、孤儿、流浪儿童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一些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等。进一步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权利?;?,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儿童工作的重大任务。
未来10年,是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新疆的关键时期,儿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将为促进我区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各族人民整体素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ぬ趵返认喙胤煞ü?,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宗旨,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我区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纲要。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以优先?;ぁ⑵降确⒄?、普惠福利为主线,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ぴ?。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中,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2.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
3.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一切具体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4.儿童平等发展原则。创造公平社会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
5.儿童参与原则。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畅通儿童意见表达的渠道,重视、吸收采纳儿童意见。
二、总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各族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ざ姆ü嫣逑岛捅;せ?,保障儿童合法权益;教育和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繁荣富裕和谐新疆的理想信念。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ㄒ唬┒虢】?/strong>
主要目标:
1.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无脑、脊柱裂、脑膨出)、先天愚型、先天性听力障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
2.降低儿童死亡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到18‰和20‰以下。
3.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10%以下。
4.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其中含麻疹成分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6.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和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5%以上。
7.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和致残率。18岁以下儿童伤害致残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9.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增强儿童体质。将儿童低体重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和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10.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到80%以上。
11.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中小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12.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2015年达标率达到85%以上,2020年达到90%以上。
13.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
14.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和不良心理矫正服务,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15.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16.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策略措施:
1.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妇幼经费占卫生总经费比例,增加农牧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2.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县(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市)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增加专业性儿童医院数量,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
3.通过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慢性病,促进城乡儿童逐步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妇幼卫生体系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妇幼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技能,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条件。
5.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目标人群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防止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
6.预防、控制儿童疾病。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完善免疫服务,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推广5岁以下儿童常见病诊治的适宜技术。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7.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卫生、教育、公安、交通、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等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为儿童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防止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在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儿童的自护、自救、防灾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ざ囊馐逗湍芰?,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生活、教育、心理康复等方面的救助服务。
8.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病率和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倡导和推进母乳喂养??箍蒲寡?、合理膳食与营养素补充指导,提高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继续推进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补助标准,扩大补贴范围。
9.加大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以县为单位均达到90%以上。
10.提高儿童结核病患者中“现代结核病控制(DOTS,即:在医务人员面视下,全程不间断服药)策略”实施质量,同时开展有效的结核病防治规划督导。
11.对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提供全程规范儿童保健服务。
12.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卫生保健管理,对儿童开展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儿童身心健康素养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严禁向儿童出售烟酒和违禁药品。
13.重视儿童体育工作,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完善并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体质监测制度,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城市社区、乡(镇)、村要为儿童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
14.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儿童心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配备专科医师。学校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15.构建儿童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儿童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儿童掌握生殖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观念,作出知情选择。增加儿童友好型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满足儿童的咨询和治疗需求。
16.建立婴幼儿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婴幼儿用品、玩具生产销售和游乐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
17.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刂坪椭卫泶笃?、水、土地、固体废物和噪音等环境污染以及工业、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建立儿童环境污染暴露监测网,确保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主要重金属(铅、镉)暴露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ǘ┒虢逃?/strong>
主要目标:
1.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2.学前一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80%,其中城镇达到81%,农牧区达到78%。
3.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巩固率在95%以上。
4.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
5.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6.有效推进双语教育。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的比例达到85%以上;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比例达到90%以上。
7.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8.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9.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减少薄弱学校数量。教育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10.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提高办学质量;到2015年,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办家长学校率达到95%,农牧区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办家长学校率达到100%,农牧区达到95%以上,社区家长学??炻蚀锏?0%以上。
策略措施: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确保自治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以上,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
2.支持发展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以幼儿园、中小学、社区为依托,发展多样化的家长学校。
3.以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好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民汉合校工程,不断扩大民汉混合编班和双语班。
4.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以政府主导为主、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类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完善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办学条件、师资素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5.重点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权利,大力扶持南疆三地州和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不断缩小教育发展差距。
6.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做到同地同待遇。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7.建立农村留守、流浪儿童关爱机制和服务体系,保障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及时就学并完成学业。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
8.保障弱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就学资助政策。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确保地州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都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班)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
9.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逐步实施“民汉合?!惫こ?,到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全面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
11.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适当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免除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提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标准。
12.稳步扩大异地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高中班、初中班和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招生规模。启动实施内地中职班。扩大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南疆三地州初、高中毕业生规模。
13.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4.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继续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15.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自治区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扩大农村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16.完善学校收费管理与监督机制。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
?。ㄈ┒敫@?/strong>
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的转变。
2.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3.建立5岁以下贫困家庭儿童和18岁以下残疾儿童生活津贴制度。
4.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公平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推动孤儿小家庭养育和家庭寄养工作。
5.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6.保障残疾儿童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
8.增加孤残儿童养护、流浪儿童?;ず筒屑捕蹈吹淖ㄒ捣窕故?。各地州市至少建立一所集养育、康复、教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和一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
9.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满18周岁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公平就业等权利。
策略措施:
1.提高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增加财政对儿童福利的投入,逐步实现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儿童保险内容。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儿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3.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尝试建立儿童福利账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分类施保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生活水平。探索建立5岁以下贫困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生活津贴制度。倡导儿童福利社会化,积极建立适合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供养方式。发展社区康复和卫生服务机构,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4.完善覆盖城乡的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制度,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落实孤儿社会保障政策,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住房等多方面的需求。帮助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孤儿就业。对孤儿参加城镇儿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予以政府补贴。建立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替代养护制度,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公平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孤儿养育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孤儿收养制度,规范家庭寄养,鼓励社会助养。建立和完善家庭寄养和亲属监护养育的监督、支持和评估体系,提高家庭寄养孤儿和亲属监护养育的养育质量。
6.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服务体系。建立0—6岁残疾儿童登记制度,对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给予政府补贴。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7.发挥康复机构的作用,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人需求和体能的综合评估,为其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并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给予补助。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辅助器具。
8.对康复机构中从事残疾儿童适应训练和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转介服务。
9.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公安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办案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大幅度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建立和完善流浪儿童救助?;ね缣逑担剿鹘⒘骼硕脑缙谠し栏稍せ?,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开展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服务和技能培训,提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ず途戎骼硕?。
10.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为流动儿童享有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整合社区资源,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
?。ㄋ模┒肷缁峄肪?/strong>
主要目标:
1.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2.提升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
3.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提高办学质量,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4.提高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的质量,保证其安全无害。
5.净化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6.?;ざ馐芡?、手机、游戏、广告、图书和影视中不良信息影响。
7.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阅读1本图书。
8.建立和完善县(市)、乡(镇)两级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坚持公益性,提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每个街道和乡(镇)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的儿童社会工作者。
9.9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立一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
10.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学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11.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
策略措施:
1.广泛开展以“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尤其是儿童参与权的认识,营造“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有益活动的各种权利,使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2.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加大对家长有关儿童心理行为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多渠道地举办多元化家长学校,依托社区、幼儿园、中小学建立家长学?;蚣彝ビ?、教育指导中心。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完善家长学校的运行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培养家庭教育工作队伍,自治区及有条件的地州市组建家庭教育宣讲队伍,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
4.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倡导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提倡父母与子女加强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预防和控制家庭虐待、忽视和暴力等事件的发生。
5.创造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化环境。引导各类媒体制作和传播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信息,增强文化产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儿童图书、影视、歌曲、童谣、舞蹈、戏剧、动漫、游戏等创作、生产和发行。办好儿童广播电视专题节目,严格控制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广播影视节目在大众传媒播出。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大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及儿童玩具、饰品的力度,查缴反动宣传品和非法宗教出版物。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要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少数民族文字少儿读物的创作、译制和出版工作。
6.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的思想理论、高尚的道德观念、健康的社会意识占领校园,影响社会,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繁荣富裕和谐新疆的理想信念;引导各族青少年互信互敬、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引导各族青少年更加自觉坚定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7.采取有效的防控和监管措施,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打击和治理?;チ贤裼党∷细袷敌邢颜呤得羌侵?,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家庭和学校加强对儿童上网的引导,防止儿童沉迷网络。
8.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落实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确保校园安全的相关措施,在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进行巡逻,向学校、幼儿园派驻保安员。校园附近设交通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加强对校园周边商业网点和经营场所的监管,校园周边200米内禁止设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等。
9.加大儿童活动设施建设力度。将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农村、社区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运行的扶持力度。规范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的管理,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和场所对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萍脊?、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宫)应当发挥展示、传播、教育功能,特别是经过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更要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科普活动。
10.强化街道、乡(镇)和社区对儿童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增加街道和乡(镇)综合服务机构承担儿童福利服务的功能,推动儿童福利、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法律等服务进社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すぷ髟诵谢疲浞滞诰蚝秃侠硎褂蒙缜试?,动员社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机构和社会团体、志愿者参与儿童?;?。
11.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增加社区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设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儿童图书馆?!芭┐迨槲荨迸浔敢欢ㄊ康亩际?,广泛开展各类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
12.保障儿童的参与和表达权利。畅通参与和表达渠道,增加儿童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鼓励儿童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事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
13.增强儿童环保意识??够肪澈蜕拿餍逃睦斡牖繁;疃级械吞忌詈吐躺?。
?。ㄎ澹┒敕杀;?/strong>
主要目标:
1.不断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政策。
2.贯彻落实?;ざ姆煞ü?,儿童优先和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进一步落实。
3.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登记。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
5.完善儿童监护制度,保障儿童获得有效监护。
6.预防并打击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对儿童实施一切形式的暴力。
7.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
8.禁止拐卖、诱骗和利用儿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9.依法?;ざ暮戏ú撇ㄒ妗?/p>
10.保障儿童依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11.基层法院普遍建立少年法庭,保障儿童参加诉讼的权利。
12.预防儿童违法犯罪,降低儿童犯罪率及重新犯罪率。
13.中、小学生普遍接受法制教育,使他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策略措施:
1.继续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进儿童福利、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强?;ざ喙胤ü嬲叩目刹僮餍?。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和儿童本人?;ざɡ姆ㄖ乒勰?、责任意识和能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ぬ趵?,认真履行《儿童权利公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3.加强执法监督。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法律责任。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执法和司法人员儿童权益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
4.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侵犯儿童人身、财产权益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揭露、曝光力度。
5.落实儿童出生登记制度。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简化、规范登记程序。
6.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奖励生育女孩家庭的优惠政策,提高农牧区生育女孩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加大对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
7.建立儿童监护监督制度。提高儿童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对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严重侵害被监护儿童权益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按相关法律法规惩处。
8.?;ざ松砣ɡ<忧可缁嶂伟沧酆现卫?,严厉打击强迫、利诱儿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和进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严厉打击利用儿童生产和贩运毒品,严禁儿童服食毒品;?;ざ馐芤磺行问降男郧址?。建立受暴力伤害儿童问题的预防、报告、反应、紧急救助和治疗辅导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强奸、拐卖、绑架、虐待、遗弃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和胁迫、诱骗、利用儿童犯罪的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利用儿童进行乞讨、卖艺、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预防和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及其家长“防拐”意识和能力,为被解救儿童提供身心康复服务,妥善安置被解救儿童。建立健全监督惩罚机制,严厉打击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劳动权益,严格执行国家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工的?;す娑ǎ拱才盼闯赡旯ご邮鹿?、有毒、有害等劳动或危险作业。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用人单位使用未成年工行为。
9.加强对儿童财产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儿童的财产收益权和获赠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一定权限内独立的财产支配权。
10.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进一步扩大儿童接受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健全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充实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支持和鼓励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儿童在司法程序中获得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
11.完善涉嫌违法犯罪的儿童处理制度。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儿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对违法犯罪儿童的处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坚持未满16周岁儿童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儿童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的原则,尊重和?;ざ戏ㄈㄒ?。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对政府收容教养和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及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与成年人分别收容、收戒。
12.推动建立健全和完善适合儿童的司法机构,探索儿童案件办理专业化。加快建设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专门机构,在全区各基层法院普遍设立少年法庭,落实民事、刑事、行政统一的综合化少年审判制度。
13.探索建立区别于成年人的司法制度,尊重和?;ざ饺?。实行律师提前介入,推广建立合适成年人在场和社会调查制度。提高取保候审比率和非监禁刑罚的适用,降低羁押率,完善司法分流措施,健全更有效的非审判处置方式。逐步实现犯罪前科有限消灭,保障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中不受歧视。
14.完善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儿童的矫治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进行早期介入、有效干预和行为矫治。加强对具有不良行为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专门学校教育和行为矫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保障专门学校学生在升学等方面的同等权利。
四、组织与实施
?。ㄒ唬┘忧慷愿僖凳┕ぷ鞯淖橹斓肌8骷度嗣裾涸鹗凳┍靖僖?,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具体负责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纲要中相应的目标任务。
?。ǘ┲贫ǖ胤蕉⒄垢僖凳┌旆ê筒棵攀凳┓桨浮8骷度嗣裾谰荼靖僖?,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按照任务分解,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全区儿童发展纲要贯彻实施体系。
(三)加强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将儿童发展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ㄋ模┯呕僖凳┑姆ü嬲呋肪场V贫ê屯晟拼俳⒄沟姆ü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检查和司法保护,保障儿童各项合法权利的实现。
?。ㄎ澹┍U隙乱捣⒄咕淹度?。各级人民政府将实施纲要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经费投入,并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增加。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实施相应项目,安排专项经费,保证目标如期实现。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儿童事业发展。
?。┙⒔∪凳└僖墓ぷ骰?。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纲要实施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考核问责制,将纲要主要目标纳入相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妇儿工委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纲要实施的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级妇儿工委全委会、联络员会议,汇报、交流实施纲要的进展情况。健全监测评估制度,对纲要实施情况定期开展统计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确?;埂⒈嘀频ド?,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ㄆ撸┨剿骱妥芙崾凳└僖挠行Чぷ鞣椒ā<笆笨苟远⒄购腿ㄒ姹;ぷ纯龅牡鞑檠芯?,掌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为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儿童发展领域理论研究,总结和探索儿童发展规律和儿童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儿童办实事等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先行,总结推广经验,推进纲要实施。
?。ò耍┘哟笫凳└僖男Χ取6嗲?、多形式地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全社会广泛宣传纲要内容及纲要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促进儿童?;ず头⒄沟姆煞ü?、方针政策和国际公约,营造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ň牛┘忧渴凳└僖哪芰ㄉ?。将“儿童优先”原则的相关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纳入县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将实施纲要所需业务知识纳入培训计划,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增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相关人员、相关专业工作者实施纲要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ㄊ┕睦斡敫僖氖凳6仁歉僖凳┑氖芤嬲?,也是纲要实施的参与者。在实施纲要过程中,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儿童参与纲要实施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五、监测评估
?。ㄒ唬┘嗖馄拦朗鞘凳└僖闹匾侄魏捅匾方?。纲要监测是指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纲要目标进展情况和趋势变化。纲要评估是指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纲要目标达标状况,衡量和判断纲要策略措施和纲要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纲要目标和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纲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制定未来儿童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ǘ┒愿僖凳┣榭鼋心甓燃嗖?、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纲要目标进展情况。要坚持每年开展年度监测统计、5年进行中期评估和督导检查,10年末进行终期评估。
(三)各级妇儿工委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由同级委员会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
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由承担纲要目标任务的有关机构统计和业务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纲要监测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监测方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中期监测报告、终期监测报告等。
评估组由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由承担纲要目标任务的有关机构业务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ㄋ模└骷度嗣裾嗖馄拦拦ぷ魉杈涯扇氩普に?。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监测评估结果,加强纲要实施工作。
?。ㄎ澹┙⒑屯晟贫⒄棺酆贤臣浦贫?,将科学、准确地反映儿童?;ず头⒄沟闹副昴扇氤9嫱臣坪屯臣频鞑椤=⒑屯晟谱灾吻?、地州市级儿童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库。
?。┦敌屑嗖馄拦拦ぷ鞅ǜ嬷贫?。各级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相关机构和有关部门要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部门评估报告;各级监测组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各级评估组向同级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儿工委向上一级妇儿工委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儿工委对下一级监测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印